一、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目的
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科學管理,實現企業安全管理的規范化。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技術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絕“三違”。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專業技術裝備水平,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改進現場作業條件。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各行業(領域)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明顯提高,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能力明顯增強。
企業數量多,監管需求大,采取分級監管的必要性;
推進企業法治建設、落實主體責任、提升安全條件和提高科技支持貢獻率,產生綜合、系統合力作用。
創新企業現代安全管理模式,不排除企業特色管理。
二、安全生產標準化理念
“安全標準化”是在吸收、借鑒國內外先進安全管理理念的基礎上,采用體系化的思想,遵循PDCA動態循環的運行模式,以風險管理為安全標準化的核心理念,強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標準化,達到企業安全管理、安全技術、安全裝備、安全作業標準化及持續發展的目的,使企業安全管理真正上新臺階,實現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三、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主要特點
1、管理方法的先進性
采用了國際通用的策劃(P.Plan)、實施(D.Do)、檢查(C.Check)、改進(A.Act)動態循環的PDCA現代安全管理模式。通過企業自我檢查、自我糾正、自我完善這一動態循環的管理模式,能夠更好地促進企業安全績效的持續改進和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建立。
2、內容的系統性
內容涉及到了安全生產的各個方面,從目標職責、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訓、現場管理、安全風險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管理、事故查處和持續改進八個方面提出了比較全面的要求,而且這八個方面是有機、系統的結合,具備系統性和全面性。
3、較強的可操作性
結合我國已經制定的標準化工作的做法和經驗,對核心要素的都提出了具體、細化的內容要求。企業在貫徹時,全員參與規章制度、操作規程的制定,并進行定期評估檢查,這樣使得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避免“兩張皮”情況的發生,有較強的可操作性,便于企業實施。
4、廣泛的適用性
總結歸納了煤礦、危險化學品、金屬非金屬礦山、煙花爆竹、冶金、機械等已經頒布的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標準中的共性內容,提出了安全生產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是各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基本”標準,既適應各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開展,又避免了自成體系的局面。
上一篇:生活垃圾分類服務能力認證證書要求
下一篇:保安服務體系認證證書費用